2023年7月2日 星期日

也許,大陸將從炫富事件中引起的社會等問題進行檢視。。。。

 GCIOSGF newsletter 會訊:

過去留學生一直被看成是中國不可多得的高級知識分子人才,錢學森、楊振寧等著名科學家都曾是海外留學生,不過隨著中國經濟的不斷發展,留學生這個群體卻慢慢變了味道。 “水貨學歷”“高調炫富”這些負面標籤,都被印記在留學生圈層。

因綁架事件而火遍大陸加拿大的留學生陸萬禎就是這樣一位代表。陸萬禎之所以會得到這麼大的關注度,主要是因為他的父母實在是太有錢了,3.75億人民幣承包山頭、名下擁有15家企業的陸家,到底是何方神聖呢?



俗話說“財產不可露白,家醜不可外揚”,中國人自古就有“藏富”的習慣。陸萬禎和很多愛炫富的人一樣。遭到歹徒覬覦。

眾所周知,加拿大是典型的西方資本主義國家,在這裡只要有錢就沒有消費不到的東西,甚至連我國嚴厲禁止的黃賭毒在加拿大也是可以合法經營的產業。年紀輕輕高中畢業就離開父母到加拿大留學的的陸萬禎 🎓哪能經受得住加拿大花花世界的誘惑,所以他很快就徹底放縱了自己。雖然名義上是去留學的,可陸萬禎的生活裡根本沒有學習二字,每天在各種社交平台上曬豪車、炫富成了他唯一的“功課”。巨額財富讓他過上了皇帝一般的生活,可也給他帶來了一場無妄之災。一天晚上,剛開著路虎帶女友出去共度良宵的陸萬禎,突然被不知道從哪裡冒出來的幾個大漢綁走了。雖然這在西方國家並沒有什麼大不了的,畢竟連“零元購”都能流行的地方,綁架還能算得了什麼呢?在西方社會金錢的確能帶來更高的法律地位。陸萬禎被綁架以後,他的父母急匆匆地趕到了加拿大,通過和陸萬禎所在學校,以及中國駐加拿大領事館交涉,陸萬禎最終被安全釋放。

雖然陸萬禎沒少吃苦頭,精神狀態也比較糟糕,可是好在他並沒有受什麼傷害,所以這件事也算圓滿解決了。可是令陸家沒有想到的是,這場綁架案居然引來了大家拔拔陸家的好奇心。

根據媒體報導,陸萬禎的加拿大同學表示,他們一點也不奇怪陸萬禎被綁架,因為這位同學實在是太能炫富了。誰都不知道陸萬禎到底有多少錢,不過從他社交平台上分享出來的炫富圖片來看,陸萬禎名下資產不少。在深入了解之下,發現陸家的確非同一般。陸萬禎的父親是海南省道教協會會長陸文榮,他雖然名義上是一位道士,可實際上卻是一位成功的商人。 2003年陸萬榮斥資3.75億元拿下了海南文筆峰將近1200畝土地的使用權,接著他在這裡修建了一座建築面積超過6萬平方米的玉蟾宮。玉蟾宮不僅是道教協會的重要文化標誌,而且也是海南重點旅遊項目,每年都能創造上億元的門票收入。海南中野旅遊公司是陸家掌控玉蟾宮的資本集團,這個公司的負責人中就包括陸萬禎的母親。公開資料顯示,陸萬禎的母親同時名下一共有15家相關企業,這些企業基本都是圍繞道教協會和旅遊產業運營的。

胡潤研究院曾表示,中國有一半以上的富豪沒有被他們統計進入全球富豪榜,這些“沒有在陽光下致富”的人中就包括陸萬禎一家。

沒有人知道陸家的資產到底有多少,但是從近幾年陸家經常豪捐數億元的表現來看,陸家的確是海南當地的隱形富豪。大家通常覺得道家應該追求清心寡欲才對,可現在的事實卻顛覆了人們的認知。不過陸文榮卻並不承認有關陸家是億萬富翁的事情,他在接受采訪時表示陸萬禎的豪車都是租來的,他之所以被綁也和租車糾紛有關,並不是綁匪勒索富豪公子的想法。

結語

貧富差距過大已經成了中國最嚴重的社會問題之一,在中國還沒有成為發達國家的今天,中國的富豪數量卻已經遙遙領先,這對於普通老百姓來說無疑是一個讓人不平的事情。很多大陸人認為炫富現象的背後是畸形的財富結構,想要實現共同富裕,就必須改革中國的的財富結構。

 GCIOSGF Newsletter 會訊:

看亞太地區的新走向

時事講座

主持會長

多人發言

整理會務


前時,莫迪訪問美國,直接將其捧成了“明星”,莫迪在糖衣的誘惑下,與之簽訂了一系列的合作協議。


美國將印度綁在自己的船上,反華似乎有了“新”的幫手,得到一個新的“反華武器”很興奮,甚至對外稱:美印是世界上最親密的合作夥伴之一。

不管兩國心裡在想什麼?現在就是最“親密”的時候。這段關係能維持多久,我們不得而知。

一、美國棄中國選印度


28日有美媒發布消息稱,中國和印度同作為亞洲的兩大國,有著相同的基本國情和經歷,在中國還沒有崛起之前,兩國的經濟發展基本一致。但在上世紀90年代,中國就開始飛速超越印度,1979年中美建交,向美國敞開懷抱。後續香港和澳門回歸,中國加入世貿組織等等。


而印度當時是堅持不結盟主義的“大佬”,美國現在轉向印度,“不結盟”已成往事,印度要“亮劍”了,有消息透露,印度將和韓國一起,將國家利益和G7集團的關鍵價值綁在一起,未來印度可能會加入G7,形成一個較大的聯盟,目的就是----對抗中俄。



莫迪 參加G7

G7建立的初衷就是為了解決經濟危機,重振西方經濟。甚至被譽為是“富國俱樂部”,因為G7國家都是經濟發達國家,美國為老大。

美國一直單方面認為,「中國之所以會取得不錯的成績,一切得益於中美建交後,美對華的經濟投資。而如今將印度作為重點扶持的對象,未來也會在經濟上赶超中國。」

美國一教授曾說:印度比不上中國,但美國會拉攏亞洲所有國家對抗中國。

接下來他們力拼的是「G7力讓印度和韓國加入。構建全新的“反華同盟”,一致對抗中俄。」

二、印度會不負眾望嗎?



莫迪

如今的印度,在很多西方國家眼裡,是十分重要的戰略寶地,他們都有將印度打造成“印太地區樞紐”的意圖,但印度真的會不負眾望,迅速崛起超越中國嗎?

回顧:中美建交的確給中國帶來了一些好的變化,但中國的崛起還是依靠改革開放後,中國人的自力發展。美國當然有在中國投資,但同時也有對印度投資。



美西認為印度和中國十分相似,從人口體量說,中國有14億人口,印度也有13億人口,並且人口結構健康,生育率穩定,龐大且低廉的青年勞動力,讓印度成為美國企業的首選地。

美國希望未來印度能在供應鏈上取代中國,成為下一個潛在的製造業大國。


但如果對方不努力,也會爛泥扶不上牆。早在中國對外開放初期,印度也曾模仿這種模式,試圖通過開放吸引外來企業的投資,在小程度上刺激了印度的經濟發展,但是沒有獲得像中國一樣質的飛躍。

結果,中印之間的差距越來越大。當時的外企頻頻在印度遭遇重創,因為印度自身的問題很嚴重,身為一個民選國家,市場經濟改革達不到一致,所以改革的意願很快就被惰性和結構壓倒。

結構性就是印度整體社會缺乏空間和機會,中央也缺乏處理問題的能力,空間已被各種力量交織填滿,哪一種力量稍有不慎,就會被削弱,牽制。上下層人民皆是如此。

很多外企看中印度的優勢前往投資,結果到了該地方才知「地方人民根本不尊重不履行中央的政策,而且反對改變的聲音出奇的多。」外資在印度的投資初有成效時,地方怕奪走本地的利益,用最不講理的方式反抗,將他們驅逐出國,外資企業家看到中央也沒能力做到承諾,便失望離開了。直到現在,印度政府都沒有能力從根本上解決這一問題。而幾十年已過去,中國是眾多改革開放國家中,最成功的一個。與印度形成鮮明的對比,中國有堅定的群眾基礎和有效的政府,前往中國投資的外企能切實感受到紅利,越來越欣賞中國市場,也讓中國的經濟速度得到發展。

三、美國迫不得已選擇印度

中印兩國看似一樣,實則天差地別。中國部分人認為不存在美國在幫助中國,得到今天的成績都是自身努力的結果。這可以從歐巴馬到川普到拜登的言行可循。

而印度在很多方面都不如中國,例如教育,印度民族結構鬆散,語言複雜程度更離譜,有數據顯示,印度現在有40%的人都是文盲,導致整體受教育率偏低,社會上還存在種性不平等製度,重男輕女思想嚴重,人口紅利並不像數字一樣龐大。

即使美國全心全意地將印度打造成“第二個中國”,都很難有中國這樣的成績。而印度人最該擔心的就是美國的人面獸心。

在大部分人眼裡,印度是美國的盟友,而美國想拉攏印度加入G7,並不是最好的方法,畢竟印度是一個發展中國家,其目的只是為了借助外界力量維持提高自身發展。

美國想法天真,它一邊承諾扶持印度,一邊很想“第二個中國”出現,當然除非印度徹底成為像韓國一樣的附庸國家。

莫迪會讓印度成為美國“對華的代理人”嗎?絕對不會!因此,美國很難將印度改變成符合利益的國家。兩人只是各懷鬼胎罷了。

印度是金磚成員國之一,卻要當“叛徒”,想加入G7;而法國總統馬克宏,在經歷了一次訪華之旅後,便一心想加入金磚。印度和法國成了各自陣營的“不堅定者”。總之,中國要對印度多加小心,叛徒比敵人更可惡,危害更大。

四、總結

中國需要理性地看待美印關係,不必過於緊張,哪怕印度立場上傾向美國,也不會徹底與之綁定在一起。

印度或許要能明白,有中國等的前車之鑑。不要奢望任何國家能幫助,要自主研發,將核心技術和生產,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才能引領未來的發展方向。



GCIOSGF

營養學研究這五種食物最健康,猜猜排第一的是什麼?

 GCIOSGF Newsletter 會訊: Healthy news  Edit: OF 哈佛大學曾進行一項長達20年的研究後發現,5種超級食物最能降低發炎反應,第一名為番茄、第二名為莓果類、第三名為綠色蔬菜、第四名為堅果,第五名則為魚類。他表示,番茄無論大、小番茄,均含茄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