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0月4日 星期三

梅拉賓法則~人際關係的要點

GCIOSGF Newsletter 會訊:

主持:會長

整理:會務


梅拉賓法則的好處



最好的人際關係,不是請客吃飯、送禮,而是堅持“梅拉賓法則”

丹尼爾‧高曼曾說:「情感是人類最深刻、最複雜、最神祕的體驗之一。」情感是人類最珍貴的財富,它們可以激發我們的內在動力,讓我們更熱愛生命,更 熱愛這個世界。

獨處是一種尋求,社交是生活的一部分。 我們無法真正封閉自己,尤其成年人,為了生計,必須融入職場、商場,展開合作。 親朋好友、家人,都是我們需要面對的現實。 為了在社交中更加舒適,拉近彼此距離,累積人脈,我們採取邀請他人共進晚餐,分享時光,贈送小禮物,表達真誠。 然而,隨著忙碌的工作生活和生活水準的提高,傳統的應酬方式已經顯得過時,送禮物變得陳腐。 為了實現長期和愉快的相處,我們需要另闢途徑。 梅拉賓博士在1971年提出了一個觀點:人們對他人的印象,只有7%來自談話的內容;輔助表達方式,如手勢、語調等,佔了38%;而肢體語言則佔了55%。 簡單來說,人際溝通需要少說,多觀察,常傾聽。 只要我們嚴格地、長期地遵循這個原則,與他人相處時關係就不會太糟。


01 少言寡語,沉默有時勝過黃金。 在戰國時期,列子前往拜訪關尹子,向他學習射箭技術。 尹子問:「你知道如何射中目標嗎?」列子思索後離開,為射箭練習努力了三年。 再次拜訪尹子時,列子回答:「我明白了。」尹子微笑著說:「你明白就好。」為什麼能射中目標,其中的原理是什麼? 兩位聰明人透過這個啞謎思考,雖然答案不同,但彼此理解,避免了衝突。 即便事情的結果相同,過程和起點也可能不同。 就像考上大學的學生,來自不同背景,有富有的也有貧窮的。 法國思想家蒙田說:「比起言不由衷的話,沉默對社交更有益。」要維持良好的人際關係,學會保持安靜,不要嘮叨。 尊重他人的信仰,同時保持自己的信仰。 在社交場合,過多的言辭並不必要,避免引起矛盾。 在禮儀和言語中,保持謙遜,不強求,讓大家感到愉快。 重要的是,尊重主人的意願,以他們為準。


02 多角度觀察,靈活應變。 古代詩人白居易第一次遊學長安時,參加了一次科舉考試,但可惜沒有考取高階職位。 他希望能留在長安,於是拿著自己的詩稿拜訪官員顧況。 顧況以長安的高消費為由拒絕了他。 白居易沒有氣餒,而是謹慎地遞上自己的詩稿。 顧況讀到其中的一句詩“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被深深打動,表示憑這句詩,他就可以留在長安了。 事實上,人生有很多個面向,我們無法完全洞察。 因此,我們需要不斷觀察。 觀察外表,透過案例來觀察,需要花費很多時間。 古人告訴我們,要“冷廟燒香”,即要考慮“長遠”,而非眼前的利益。 看到他人遇到困難時伸出援手,不圖回報;看到有人炫耀時不說破,給予尊重;看到衣衫破舊的人,給予鼓勵的目光……觀察周圍的人,找出他們的優點和 特長,這樣你就能精準選擇依靠和尋求幫助的人,從而累積人際關係。 甚至在安排聚會時,也能邀請可靠的人。


03 用心傾聽,感知內心。 曾經有一篇文章講述了作家黃蓓佳的故事。 一個叫京京的男孩渴望朗誦《萬卡》。 京京從小失去父母的愛,爺爺撫養他長大。 離家讀書後再也沒見到爺爺。 京京請求老師能在公開課上朗誦,但被拒絕了。 京京的聲音有些沙啞,不夠柔和。 在上課時,經過幾位同學緊張不安,不敢舉手的情況下,京京站了起來,朗誦了出來:「親愛的爺爺康司坦丁·瑪卡里奇!我在給您寫信。祝 您過一個快樂的聖誕節,求上帝保佑您……」他的淚水滴落在課桌上,晶瑩剔透。 京京想念爺爺,這份思念讓他朗誦充滿了深情,即使聲音有些嘶啞,卻震撼了在場的所有人。 你是否曾經真心聆聽他人的內心獨白? 是否留出空間讓別人傾訴? 請做個傾聽者,不要冷漠。 社會快節奏,生活緊張。 每個人都需要一個心靈出口,吐露心聲是最好的選擇。 給予別人打開心扉的機會,你將成為他們的知己,也可能遇到自己的貴人。


04 曾經有人問雕塑大師羅丹:「什麼是真正的藝術?」羅丹回答:「就是去掉多餘的部分。」當人與人交往,關係複雜時,充滿爾虞我詐;簡單時,卻如藝術般純粹。 用利益束縛別人,透過庸俗的聚餐和昂貴的禮物取悅別人,這是強迫的人際關係。 唯有用真誠觸動他人,用眼神、擁抱、手勢、姿態、語調、溫暖和友善感染他們,才能建立最美好的人際關係。 生活有時困難重重,但靜靜陪伴著別人,不說一句多餘的話,便能讓心情變得寬慰。

GCIOSG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