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CIOSGF Newsletter 大中華留學生全球總會會訊:
from 達人
1,窮人把賺錢當成了最終目的,以貨幣多少來衡量自身的財富。只要你是保持這種意識形態,最終就是當韭菜的命,因為你把自己一生的精力都在追求紙面富貴,沒有花時間去了解市場的真相,也不了解競爭的本質。
2,富人把賺錢理解為存量競爭,他們並不認為紙幣越多就是財富越多,紙幣存在不是衡量自身財富的標準,他們用一生的時間,都在爭奪存量資源。這種思維,我們成為存量思維!
3,那到底什麼是存量思維呢?簡單來說,就是獲取社會共性資源的思維,成為存量思維,比如說港口、工廠、商舖、房子、公司股權、耕地、酒莊等等。這些資源的特點就是能夠為你帶來穩定的收入,或者是能夠為你遠遠產出生產資料,他們本身不是消耗品,但是能源源不斷生產出消耗品。
4,也許很多人會說,把一大筆錢存在銀行吃利息,也是被動收入呀,如果你也這麼認為,那就大錯特錯了,因為決定貨幣能夠升值的不是條件,不是利息,而是購買力!理解什麼是購買力嗎?我們假設銀行給你的固定利息是6%,是不是很高了,那麼你存1000萬到銀行,那你每年是不是就有60萬的利息,但如果學區房每年的升值速度是12%,那是不是你的購買力還是相對變小了!
5,其實存錢的真相,就是你的購買力被通脹給不斷拉低了,我們在思考一個問題,存量資產的錨定物到底是什麼?是不是人們對於一個資產的永恆不變的需求,這個需求,就是你購買力的錨定,什麼需求是永恆不變的,是不是衣食住行遊購娛!
6,我們再深入思考一下,就離財富的真相不遠了,購買資產的行為,本質上是不是在做空貨幣,自從布雷頓森林體系解體以後,世界各國的貨幣發行是不是沒有了約束,那通貨膨脹是不是就會永遠發展下去,這個時候,只有聰明的富人看懂了這一點,所以李嘉誠是怎麼做的?很簡答,他就是不斷在買地皮,甚至不惜負債購買,隨著香港的經濟發展,李嘉誠買了大量的土地,包括機場、港口、商業寫字樓,然後靠收租,成為了亞洲首富。
巴菲特的邏輯是不是也一樣,買了幾隻科技股,還有可口可樂這樣的消費股,一直持有到現在,靠著分紅,賺走了巨額財富。
7,當人類進入到了互聯網文明時代,富人又是怎麼賺錢的呢?我們先研究一下馬化騰的賺錢模式,最開始是不是模仿國外的一個社交通訊產品,在國內搞了個QQ,免費給大家用,很快這個產品火了,當時每年有超過1億人在使用QQ,這個時候問題來了,這麼多人用QQ,那QQ怎麼賺錢呢?簡單呀,搞一套虛擬產品,比如說QQ秀,搞一堆什麼黃鑽,紅鑽,會員付費產品,讓大家充值,這樣騰訊很快就成為了中國最賺錢的互聯網企業。
8,到了移動互聯網時代,微信孕育而生,超過10億人,每天都在用,而騰訊靠著遊戲和廣州兩大業務,每年賺取了數千億人民幣。所以,互聯網時代,賺錢的密碼是什麼?是不是擁有海量的用戶?如何才能擁有海量的用戶?是不是研發一個大家有需求的工具,給大家免費使用,等到用戶規模足夠大的時候,是不是就能瘋狂變現了?
9,所以流量為王,就是這個時代的財富密碼,明星、網紅、直播帶貨,都是這個邏輯,所以這個時代,資產是不是有多了一樣,那就是流量資產,你每天能夠通過內容, 穩定觸達到多少粉絲?這個粉絲體量,就是你的流量資產。
10,換句話說,不懂搞流量的老闆,在這個時代賺錢已經越來越難了,因為流量才是你生意的放大器,尤其是疫情的影響,線下獲客受的阻力大家,廣大中小微企業,都在尋求線上獲客的解決方案,大家都在追求品效合一,但為什麼絕大部分企業,做不到品效合一?因為老闆對流量思維的理解,並不夠深刻!
11,到底什麼是流量思維?其實我把流量分為了三個時代:
1.0時代,就是互聯網早期,PC時代,那個年代,門戶網站就是現在的抖音快手,新浪、搜狐、網易都很強,我記得那個時候,我在一家金融公司做網銷總監,當時跟新浪合作一個引流項目,每個月能給公司創造上千萬的利潤。
2.0時代,也就是電商崛起的時代,當時很多人在淘寶開店創業,很多淘品牌開始崛起,我一個同學在淘寶買服裝,雙11一天的交易額,超過了500萬,這就是當年的紅利。
3.0時代,移動互聯網崛起,微信火得一塌糊塗,2014年微商開始嶄露頭角,2016年開始瘋狂,可惜那個時候,我瞧不起微商, 不屑於乾這個,眼看著身邊的朋友,日進斗金,當年這些人都是求著見我,讓我給他們做品牌策劃案,現在我想見這些人,約都約不上。
4.0時代,個體崛起時代,每個人都是一個流量中心,每個人都能獲取大把的流量,前提條件是你懂算法推薦,你懂內容運營,你懂內容精細化生產,你懂粉絲情緒觸達,你把短視頻和直播間的流量推薦機制,玩得明明白白,你就是這個時代的王者。
哪是生意不好做了,只是你的生意不好做了,你都沒踩在時代趨勢上,生意能好做嗎?點擊下方卡片,教你成為這個時代的王者!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