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CIOSGF Newsletter 會訊:
整理 特約研究人員
2023年美國五角大樓發布新一年度《國家安全戰略報告》,對美國當前面臨的主要戰略挑戰都進行了分析。其中,中國作為美國眼中的“全球頭號競爭對手”,自然也得到了五角大樓最多的關注。
五角大樓提出:雖然中國近年來的軍力增長已經非常驚人,但根據解放軍裝備發展歷程來看,中國很可能在發展軍力時有所隱藏,部分武器性能或許會比世界主流水平先進10年。
中國裝備研發規律
2009年,由於F-22A的服役成本過於昂貴,美軍決定將這款性能優秀的隱身戰鬥機停產。
不過,美國國內也有一些聲音對此表示擔憂:如果在F-22A停產後,中俄這樣的競爭對手快速研製出了隱身戰機,那麼美國的空中技術優勢是否會化為烏有?
對此,時任美國國防部長的羅伯特·蓋茨認為這是杞人憂天,美國的空中技術優勢至少能保持15年以上。他言之鑿鑿地表示:
“中國在2020年之前都不可能擁有隱身戰機,至少到2025年才有可能裝備少量隱身戰機。”
然而令羅伯特·蓋茨沒想到的是,當他於2011年應邀訪華時,中航工業研製的殲-20原型機便在同一天成功首飛。這段經歷給美國軍方留下了極其深刻的印象。蓋茨本人事後在回憶錄中表示:
美國情報機構嚴重誤導了自己的工作,而中國殲-20選擇同一天首飛則令他感到羞辱。
美國五角大樓不得不承認,中國對於重大裝備研發項目的保密力度非常嚴密,即使是神通廣大的美國情報部門也常常一無所獲。
在殲-20大量服役後,美軍才知曉這一項目早在千禧年間就已經啟動,經歷10年時間才順利首飛,而美軍在這10年裡對中國研製隱身戰機的動作居然毫無察覺。
東風-41洲際導彈也是一個例子,它最早研製於上世紀90年代初,1994年就已經完成了高彈道試射,定型時間與東風-31幾乎是同一時間。然而,東風-31在1999年國慶大閱兵時便早已亮相,而東風-41直到2019年國慶大閱兵才公開亮相。
不過,東風-41憑藉超前的性能可謂“出道即巔峰”。它高達14000公里的射程已經超越美國主力洲際導彈民兵III,而且一次性即可攜帶10枚分導式核彈頭髮起打擊,末端突防速度超過15倍音速,圓概率誤差小於150米。
這些數據與美俄洲際導彈相比,已經完全處於同一水準,甚至在某些方面實現了反超。
善於藏器的中國
事實上,“服役一代、研製一代、預研一代、探索一代”正是中國的裝備研發規律,美國關於中國裝備性能可能領先10年的猜測並非子虛烏有。而之所以中國“善於藏器”,主要有以下三個方面的考慮:
首先,中國的傳統文化里並不推崇鋒芒畢露,而是講究善刀而藏。 《易經》中講:“君子藏器於身,待時而動。”因此中國在軍力發展時,也會藉鑑來自古人的智慧。
中國並不會像美國一樣到處搞霸權主義,因此無需將令人眼花繚亂的試驗型裝備也拉出來炫耀。不過換句話說,凡是中國拿出來公開展示的裝備,基本都是具有相當成熟程度的型號,因此目前展示的只是中國軍事技術的“下限”。
但偏偏就是這種“不露山水”的做法,為中國軍事技術蒙上了一層神秘的面紗,讓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不禁瘋狂猜測:中國的軍力究竟發展到了什麼層次?
其次,如果中國在裝備研發階段就大量放出風聲,很可能對未來產生不利影響。
以當年殲-20研發為例,如果在千禧年間中國就向外界公佈了正在研製隱身戰機的消息,那麼美國必然不會在2009年停產F-22A,也不會將大量資源投入在性能有所縮水的F-35上。
這樣一來,殲-20即便如期問世,也需要重新追趕與美國的技術差距。
最後,從項目自身進度來講,如果中國過早地暴露了裝備研發動態,很可能遭到來自西方的聯手打壓,增加研發成本。
以“瓦良格號”航母的引進為例,倘若當時出面採購這艘航母的不是澳門的一家民間公司,而是中國海軍,那麼即便中國海軍手中握有重金,交易過程也必然會遭到西方的刁難。
如何看待美國言論?
不過,大家也需要清醒地意識到,美國國防部對於“中國部分武器性能先進10年”的說法,其實還是一種老調重彈的“中國威脅論”。
隨著中國軍力崛起的形勢愈發明朗,“中國威脅論”已經成了五角大樓向美國國會索要更多軍費的一種手段,而且它非常有效,畢竟中國近年來的軍力崛起速度的確令人吃驚。
然而需要指出的一點是:無論中國的軍事實力發展到何等水平,中國都與美國截然不同。從新中國建國以來,中國歷次對外戰爭均是在維護國家主權時“是可忍,孰不可忍”的反擊,中國從未主動挑起與任何國家的戰爭。
而二戰結束以來,美國在世界範圍內挑起的戰火可謂數不勝數,從朝鮮戰爭、越南戰爭再到海灣戰爭、科索沃戰爭,處處都能看到美國大兵的身影。
通過對比世人可以看出,中國軍力的崛起,本質上是為世界和平貢獻力量,這是中美軍力發展的最大區別。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