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7月14日 星期五

印度經濟真如預估嗎

GCIOSGF 會訊



 分析表示,印度情況已經與之前評估發生反轉,印度經濟增長的騙局正在被揭開,印度的製造業可能更存在將倒退20年的跡象,遭遇撤離潮,受到重挫,世界銀行則在2022年度的全球營商環境報告中稱,印度是全球最難做生意的國家之一,而這背後則隱藏了印度經濟債務高的這個大困境。


目前印度製造遭遇撤離潮的最新進展是,全球最大的合同電子製造商之一的富士康在7月10日突然宣布將退出195億美元的印度芯片工廠計劃,富士康去年與印度簽署了一項協議,在莫迪的家鄉古吉拉特邦建立一家半導體和顯示器生產工廠,但現在前者“已經確定不會繼續推進該項目,決定終止該合資企業”,富士康在一份聲明表示,但沒有詳細說明原因。

對此,一位熟悉此事的Counterpoint研究副總裁Neil Shah表示,對印度當局延遲批准投資印度芯片企業的激勵措施的擔憂導致富士康決定退出該合資企業。

該人士補充說,印度當局已將芯片製造作為印度經濟戰略的重中之重,以追求印度電子製造業的“新時代”,但很明顯,富士康的舉動對莫迪首次吸引外國投資者在當地製造芯片的雄心壯志造成了重大打擊,這筆交易失敗絕對是'印度製造'重大挫折,並且引起了其他在印度投資的外國公司的懷疑。


莫迪曾稱這家芯片製造廠的計劃,是推動印度芯片製造雄心的“重要一步”,預計到2026年其半導體芯片市場價值將達到630億美元。

值得一提的是,隨著印度外資對“莫迪經濟學”失去希望的背景下,掌握印度製造業大部分利潤的歐美廠商和金融企業也開始悄然撤退,這些從印度撤出的美國公司表達了對印度的投資環境、稅務糾紛、限制競爭選擇的採購規則、經商環境等方面的嚴重擔憂。

分析表示,鑑於印度的社會結構,基礎設施和勞動力參與率太差,印度製造的世界工廠“潛力”被高估了。英國《金融時報》亞洲版主編皮林也認為,印度製造名字取得響亮,但實際上卻是“海市蜃樓”。


據總部位於美國的哈德遜研究所在7月11日發表的報告顯示,自今年1月中旬以來,從福特、通用和哈雷戴維森等汽車公司,再到花旗銀行、霍爾西姆、家樂福和Metro AG,一眾歐美企業接連從印度悄然撤離,這就使得印度經濟增長奇蹟可能倒退的景象進一步加劇,這也使得在截至今年5月的18個月中,印度的外國直接投資流入量為459.4億美元,低於2021年的596.4億美元。

而印度經濟之所以這麼脆弱,幕後推手正變得越來越清晰,在於印度外部美元債務高企和在對外投資政策上反复無常,核心癥結就是印度的一些利益獲得者想與華爾街利益集團進行利益交換,而這就給了美聯儲及其代表的華爾街精英集團得以持續做空印度經濟以收割更多財富的空間,所以這一系列的跡像都表明,印度經濟和製造業或正在醞釀一場巨大的衰退風暴,存在現出原形的可能。


比如,印度在工程、紡織和軟件等依賴出口的製造業的招聘已經放緩,這從印度製成品出口在最近半年內同比下降6.4%的數據上得到了印證,另外,儘管印度在今年第一季度取得了不錯的增長率,使得就業總數達到了2020年前的4.1億人水平,但6月份的城市失業率仍升至8.9%。

另外,印度經濟長期以來一直面臨著嚴重的貿易逆差問題,製造業中的一些關鍵生產要素均依靠進口,這種困境已經導致了印度的外儲護城河不夠寬,使得印度的貨幣貶值,外部債務高企,從而加劇了該國的通脹和製造業的利潤,這也使得經濟學家們越來越擔心印度經濟會陷入衰退,就業形勢惡化更會拖累私人投資並損害增長前景,同時還需要解決銀行系統中的不良美元債務風險。

雖然,美國評級機構穆迪在7月5日發布的報告中也維持了印度主權信用Baa3評級,但展望仍為負面,理由是印度債務負擔增加和償債能力低下的風險增大,穆迪預測印度聯邦的總體債務負擔將會在2023年底飆升至佔GDP之比為84%的峰值,大幅高於2020年70%的水平,且明顯高於Baa評級同類經濟體中55%的平均值,這表明,印度債務負擔的持續上升可能會削弱印度財政實力,並對投資於印度外資企業的融資環境造成負面指引。


按美國金融研究機構零對沖的解釋就是,印度經濟之所以脆弱的癥結是陷入美元債務陷阱黑洞中,並想以此與華爾街利益集團做交換。

這說明,印度經濟過去的高增長,都是債務堆積的,這在美國將開始收割印度經濟的過程中,料將會加劇印度金融市場波動以及擠出國際投資,因為,印度並不具備寬廣的外儲護城河,甚至連印度央行也不得不承認,他們在控製印度盧比下跌方面幾乎無能為力。

據印度國家證券存管公司在7月9日公佈的數據,外國機構投資者從2022年開始迄今已經售出價值高達3萬億盧比的金融資產,相當於2008年美國金融海嘯期間淨流出量的3倍,也至少是20年來的最高年度撤出量,從印度市場撤退不再返回。


對此,按印度前財政部首席經濟顧問在7月11日再次接受媒體採訪時的說法就是,“儘管印度經濟在過去取得了一些不錯的增長數據,但是,下行風險包括淨出口相對減少和全球宏觀因素引起的大宗商品價格波動,疊加如果印度不能夠很好地應對當前面臨的製造業企業撤離由此引發的信譽問題,那麼印度經濟很有可能會倒退20年,現出原形”,而這也是數量不少的明智投資者悄然從印度市場撤出的原因之一。

顯然,隨著外資企業持續從印度撤離,以及全球投資者從印度金融市場加速撤離,印度經濟增長奇蹟的騙局正在被揭開,比如,今年初,美國華爾街做空機構持續高調做空“印度財閥”阿達尼就是最生動的例證。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GCIOSGF

台北時尚蔬食薈2023-2024月例會活動

歡迎加入時尚蔬食薈吃蔬食救地球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