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9月10日 星期日

中美變數

GCIOSGF Newsletter 會訊:

Sp: Jay Jay (mainland China)

Host NP 

Proofread : Secretary

俄烏衝突已經進行一年半多了,大家比較公認俄烏衝突按下了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的快進鍵,現在可以嘗試對世界格局特別是中美之間的地緣政治和經濟博弈狀態,做一個階段性總結了。

一、俄烏衝突是美國點燃的引線,但局勢已經越來向著美國不希望的方向發展。

美國引爆俄烏衝突,既是主動也是不得已,主要取決於兩個因素:

一是因為美國國內的惡性通脹,使得貨幣大放水之後的美國必須馬上加息縮表。美國眼中最肥的收割目標一個是中國,另一個是歐洲,日本已經被美國收割過了,失去了三十年,現在還沒胖起來。再逮著日本薅羊毛,就真薅禿了。但中國因資本項目還沒有徹底放開,金融籬笆扎得比較緊,指望中國的資本大規模回流去美國接盤,輔助美國加息縮表,美國確實不大敢指望。所以,只能是先拿歐洲做局。如果是與華爾街金融資本關係一般般的川普在台上,即使聯俄抗中已經被“通俄門”廢掉了,也可能會先選擇亞洲,川普說了好多次,如果他再次當選,他會在24小時內結束俄烏衝突。



二是俄羅斯直通德國的“北溪二號”天然氣管道建成了,下一步就可以開通了。俄德交好一向為美國所忌憚,在布熱津斯基的“大棋局”中,對美國的威脅僅次於中俄伊大聯盟。俄德關係升級,那麼歐洲和俄羅斯的關係就可能失去美國的掌控。理論上,俄羅斯的軍事加上歐洲的經濟,就可以將美國力量驅逐出歐洲。歐洲一部分本土派,做夢都想實現歐洲真正獨立,但沒有俄羅斯的加入,僅僅靠德法為軸心謀劃歐洲自主,美國並不太擔心,因為力量不夠,除非德國重新軍事化,但美國在這一塊看得比較嚴,美國在德國的海外駐軍最多,可見美國對德國有多不放心。

俄烏衝突發生了,歐洲成為大冤種,與俄羅斯的直接能源通道被切斷,導致歐洲的工業成本上升,給歐洲來了一波去工業化。德國作為歐洲最大的工業國家都扛不住。當然,德國願意配合美國,和法國的協調也不顧了,除了聯合政府內有美國粉絲執掌的綠黨掣肘之外,德國社民黨也不能說沒有藉這個機會讓德國重新武裝的想法,而且現任德國總理的祖父參加過納粹的黨衛軍,確實,德國在俄烏衝突之後,在重新武裝化方面邁出了一大步。

美國成為俄烏衝突前期的大贏家,俄羅斯天然氣出口歐洲的份額,被美國吃掉了很大一塊,美國天然氣商吃得滿嘴流油。歐洲的防衛開支也增加了,武器訂單增加,也讓美國的軍火商很高興。戰爭爆發,歐洲的資金為了避險要去美國,這讓華爾街的金融資本也挺開心。歐洲的去工業化,一部分去了美國,讓美國的產業資本也感覺滿意。俄烏戰端一開,美國的主要資本都感覺賺到了。

但是,正如大家以前分析過的那樣,俄烏衝突,美國收穫的是戰術利益,失去的會是戰略利益。如果美國不能盡快解決俄羅斯,美國就會戰略損失大於戰術所得。而且美國為此還賭上了美元和金融結算通道的信用,把俄羅斯踢出SWIFT系統,還凍結查封俄羅斯在金融系統內的資產。當然,歐洲也跟著這麼做了,日本也跟了一把。這麼一來,俄羅斯還未倒下,美國還有主要盟友的貨幣和結算通道的信任危機就已經來了。

這是很要命的事情,因為美國現在去工業化搞了那麼多年,硬實力已經不足以支撐美元的現有地位了,所以維持信用特別重要。美國現在玩的虛擬經濟要保持良好運轉,必須以良好的信用為基礎。但美國已經顧不得了,只為了能盡快拿下俄羅斯。



因為一旦俄烏衝突開啟,而不能盡快讓俄羅斯崩潰,一旦形成美西方與俄羅斯之間的持久戰,美國的問題會很嚴重,原因很多,其中最關鍵的一條是俄羅斯旁邊還有一個東方大國。

相對於俄羅斯,中國才是美國認定的最主要戰略競爭對手,認為中國才能夠對美西方主導的秩序構成系統性挑戰。而俄羅斯被定義為直接的威脅,不是因為俄羅斯威脅更大,實力更強,而是認為俄羅斯能夠迅速被解決。

先易後難,是為了最後能夠集中美西方的全部力量與中國展開戰略決戰。

按照美國的設計,其整體戰略為:上半場的主要目標是俄羅斯,下半場的主要目標是中國,這就是我們常說的先俄後中。這個戰略其實是戰略冒險,近似於賭國運。如果俄羅斯能夠頂住,堅持比較長的時間,美國就會陷入極大被動,不但送給中國寶貴的發展和準備時間,而且,還動搖了盟友對美國的信心以及其他國家對美國真實實力的懷疑。當大哥的,最怕別人懷疑實力不行,因為大多數國家都是誰強跟誰好,誰贏跟誰走。

這還不是美國最害怕的,美國最怕的是中國會不會在這個時間段內基本完成產業升級。雖然,對中國的包圍圈還沒有完成,但美國跟中國的混合戰可沒有停,已經從貿易戰打到最關鍵的科技戰了,當然認知戰和金融戰也在進行著。中國的產業升級完成,意味著中國沒有明顯的硬實力短板可以被美國威脅到,而美國的軟實力想在中國搞事,遭到快速覺醒的中國廣大網民的阻擊,本來寄希望扳倒中國的那些依靠力量,各類精神美國人,現在都開始夾著尾巴過日子了,都怕誰露頭就被網民的鐵拳,不,是網民的鍵盤和鼠標圍殲。中文互聯網再也不是精神美國人登高一呼擁者云集的時代。官方在加大反諜力度,民間在不斷增強瞄向偽軍的火力。想搞顏色革命,沒那麼容易了,社會基礎都快沒了。現在的美國在中國網民心中,早就是負面形象的集大成者,不信的去看看美國駐華大使館的官方微博評論區,就相信了。

但不出意外,怕什麼就會來什麼。晴空霹靂一聲響,華為5G手機攜帶麒麟芯片突然就回歸了,速度之快幾乎超出所有人的預期。這意味著中國已經基本突破美國對中國實施的芯片半導體封鎖戰略的失敗。中國突破了最難又最關鍵的芯片半導體技術這一關,美國就再也沒有力量能夠阻擋中國完成產業升級。而且,中國的產業升級是伴隨著全產業鏈全鏈條的自主替代的,二者在同時進行。美國眼中最大的對手在美國的製裁戰略面前變得更強了,美國最畏懼的中國製造業都要成為真正的全面全能無短板了。





美國從俄烏衝突中是賺了嗎?美國的資本是賺了,但美國是虧了,而且虧大了。我們曾經分析過,中美以經濟為主戰場,經濟以製造業為主戰場,芯片半導體就是那個抗美援朝中的上甘嶺或鐵源,或者是解放戰爭遼沈戰役中的塔山。

美國著名的蘭德智庫提醒告誡美國,不要讓在烏克蘭戰場搞成持久戰,但美國現在有辦法速戰速決嗎?美國為了拿下俄羅斯,還有什麼可用的手段沒用上?力道已經拉滿,美國祇能祈禱上帝保佑,讓俄羅斯自己產生內亂。瓦格納的兵諫確實讓美國看到了一絲希望,但又很快幻滅了。

拜登政府沒有走川普的聯俄抗中路線,是送給中國的一份大禮,又採取先俄後中的戰略,又給中國一份大禮。大國博弈,高手過招,首先比的是誰能更少犯錯,不犯戰略性失誤,不出現顛覆性錯誤,是立於不敗的首要原則。美國已經犯了致命而關鍵的錯誤,而且還不止是一次,把美國占優的實力和領先的優勢給葬送差不多了,盤面正在出現微妙而關鍵的變化。

美國人即使沒有好好讀三國,但三角形的兩邊之和大於第三邊,這個應該不復雜。美國贏得冷戰,能從蘇攻美守的形勢上扳回局面,一大原因是美國當時與中國緩和關係,並形成一定的合作,在地緣政治方面共同對付蘇聯,結果最先倒下的不是美國,而是幾乎整個七十年代都佔有相對主動性的蘇聯。

二、中俄共同對抗美國的局面已經無法解開,美國在地緣政治方面會越來越被動,而不是越來越主動。

中國和俄羅斯對美國形成兩邊拉扯,在美國不得不防守的三個關鍵點上,和美國有攻有守:歐洲方面,俄羅斯以一國之力對抗整個美西方。西太這邊,中國對抗美國60%以上的海空軍力量以及美國在亞太的盟友,暫時也以防守為主,而中東現在向美國防守的局面轉變。

俄羅斯在歐洲的防守壓力很大,但尚可堅持,俄羅斯現在比較求穩,目標是穩定烏東四州,以防守為主,而烏克蘭多次表示的大反攻遲遲沒有成為現實。



中國在西太的防守沒有太大壓力,美國在西太的兵力部署已經無法對中國形成優勢。中國的防守如其說是力量不足,不如是在說尋找更好的反擊時機。既然時間在中國這一邊,中國處於實力快速上升期,而美國是處於實力衰減期,中國幹嘛要那麼著急現在就決戰呢?法國足球隊在實力佔優的時候還喜歡打防守反擊呢,就是為了尋找絕殺的機會。

在本地區實力已經不處於劣勢的情況下,防守未必就是被動,進攻未必就是主動,還是要以時間為變量,看雙方實力對比和地緣政治盤面變化對誰有利。

現在中國越不著急,美國就越著急。因為中美實力對比變化的速度太超它的預期了,對它的壓力會一年更甚一年。目前,它在中國周邊的實力已經不佔優,事實上已經失去台海甚至亞太的主動權,別看美國一會朝鮮半島,一會南海搞事,表現比較活躍,但這些都改變不了一個關鍵因素:中美實力對比在西太區域,美國已經不佔優勢。

美國現在在該區內還只是不佔優勢,再過幾年,就可能呈現為明顯的劣勢了。

中國不著急在西太全面出擊,應該還有一個原因,是在等它的產業升級完成。對中國來說,最優解是產業升級完成一個,就把美西方的優勢產業“粉碎”一個,通過這種方式讓美國和他的主要盟友盡可能去工業化。美西方掌握的工業“皇冠明珠”已經不多了,沒有製造業做基礎,一切實力都是浮雲。




美國即便現在軍事力量賬面佔優,但那也是存量的暫時優勢,在增量方面美國已經遠遠跟不上中國的節奏。海軍方面,中國一年下水的艦船相當於美國好幾年的。中國的055已經有8艘服役了,第三艘航母已經進行海試及殲-35艦載機的全狀態試飛。最近更有消息稱,中國的第四艘航母已經在建了。七年內,中國海軍將進入五艘航母的時代,其中應該有核動力航母。空軍,中國的四代機心臟問題已經解決了,下一步就是根據需要繼續改進和加大產能的問題。火箭軍方面,中國的東風21射程2000公里左右,可以覆蓋美國的第一島鏈。東風26射程是4000-5000公里,可以覆蓋關島及以西。最近解放軍又試射成功東風27,這下射程是7500-8000公里了。在地圖上量一下,美軍的安全邊界得後退到哪了?

雖然軍事裝備有這麼多的突破,但中國目前的軍費佔GDP的比例,仍然維持在比較低的水平,只有1.5%,遠低於西方的平均水平,更低於美國軍費的佔比3.7%。中國的製造業實力和全工業鏈能力,讓它可以實現比對手低很多的研發和建造成本,而且在需要時候可以保障產能跟得上。


所以,美國上上下下各行各界,現在最怕打仗的是美軍,美國的鴿派主要都集中在軍隊裡面,和國會山清一色的鷹派對比明顯。

美軍最怕打仗,是因為軍隊裝備需要的製造業不行了,鋼鐵產量不行,造船能力不行,海軍更新一艘主力艦船不知道要多少年,維護能力都跟不上,一部分海軍艦船都要委託印度幫著維護保養了。要是跟解放軍來真的,太平洋戰爭時期日本的窘境,就要由美國人親身經歷了。因為產能不行,少一艘賬面就可能是賬面永久減記。而中國的強大製造業,如果進入戰爭狀態,可以以比美國在二戰時期更瘋狂的速度,造艦造飛機造導彈。

所以,亞太中國在防守,主要是為了用太極拳拖著美國,等待美國暴露更多破綻,適時出擊。中國只需要重點佈局,而美國現在還在堅持全球佈局,誰會先虛脫?力量不足就容易犯錯,暴露破綻。

在中東,中國不就趁著美國暴露了力量真空促成了伊朗沙特和解,讓中東伊斯蘭世界大團結的局面初步形成了嗎?雖然看不到有多用力,但中東是美元的石油基石所在地,美國有多痛,心裡有多慌,他們自己最清楚。

甚至,在西太軍事主動權易位之後,台灣問題已經不是美國單方面牽制中國的的砝碼。哪怕明天中國就啟動武力攻台,美國有辦法阻止?

死刑犯最難受的是等待死刑執行的那段時間。中國現在不必著急,也不要讓美國有機會盡快完成戰略收縮。美國現在是讓拜登承受著年輕時候的負重,維持現在的全球佈局,非常有利於讓美國更快失血,早點心髒病發作。美國的心臟出問題,才會收縮四肢。打他的四肢末端,不足以致命。美國在全球有幾百個軍事基地,一個個拔除,那得多少年?



其中,美國在日本的軍事基地對中國威脅最大,日本成為美國在西太的不沉航空母艦,戰爭狀態下,美國確實不介意日本被打爛,換取中國東部沿海地區。所以,我不太贊成一些他人的建議,認為要先解決日本。那樣正中美國下懷,把日本變成美國在亞太的軍事戰爭代理人,成為亞洲的烏克蘭與中國死磕,美國做夢都要笑醒。

川普時期想收縮、放棄一些地方,以集中更多力量於中國邊上,卻被民主黨給施了絆子。民主黨以為自己很能。先對著俄羅斯乒乒乓乓,給中國爭取了寶貴的時間。

現在對中國來說,最寶貴和稀缺的是什麼?就是時間。時間成為改變中美力量對比最大的變量。一方面,中國不著急和美國攤牌,另一方面,中國要爭分 奪秒地進行準備,縮小與美國的實力差距。俄羅斯拖住歐洲,不讓北約合圍中國,於中國戰略貢獻極大。所以現在中文互聯網上,那些精神美國人對中俄關係早已經咬牙切齒了,用盡了所有的手段在挑撥。

中國現在都分不清,美國民主和共和兩黨,誰上台對中國更有利。因為已經區別不大了,就跟台灣現在是民進黨還是國民黨上台,對中國武統台灣來說有很大區別嗎?

當然,大家都分析過,中美力量對比變化太快,美國依據的可能是去年的力量分析報告進行決策,到了今年就變了,中美之間實力差距縮小的速度遠快於美國自己的評估,而美國政客妄自尊大習慣了,類似於鴉片戰爭發生之前清朝老大帝國的那種心態,這樣做出的決策很容易就犯大錯。



說完西太,再說說中東。這兒現在很精彩,未來還會更精彩。中俄聯合聲明中,可是有一句能讓美國心驚肉跳的話:“雙方將就各自提出的海灣地區安全倡議加強溝通對接,攜手構築海灣地區集體安全架構。”這句話換個表達方式,就是讓美軍滾出中東。

目前,伊朗已正式加入上合組織,中東的沙特阿拉伯、埃及、卡塔爾、巴林、阿聯酋、科威特,其實還可以算上土耳其,成為上合組織的對話國。沙特、阿聯酋已經成為金磚組織的正式成員國。這兩個國際組織一個側重安全一個側重經濟,中東國家都在向中國靠攏。

為什麼會有這種變化呢?首要的一條還是因為實力變化。其次才是互補性。中美實力發生的變化讓中東國家看到了希望,而美國現在在石油和天然氣方面和中東國家已經是競爭對手,而中國是最大的能源進口國。光從經濟角度和誰走近更有利,還需要盤算嗎?

中國要在西太方面給美軍以更大的壓力,讓美國無法抽調力量去中東,這樣,美國失去中東,就只是時間問題。中國要創造條件,讓西非正在發生的驅趕法國軍隊的現象,出現在中東,驅趕對像變成美國。美國在中東樹敵不少,即使盟友也不忘敲骨吸髓進行盤剝,很多國家已苦美久矣。

中國除了要促成中東伊斯蘭世界大和解大團結,讓美國的分化策略失效,還要拿過巴以問題的主導權。中國一直將巴勒斯坦問題稱作“中東和平進程的核心問題”,巴以矛盾是中東最大的火藥桶,中國對解決巴以問題也提出了自己的方案。中國下一步會積極參與巴以沖突,在中東和平的事務中大展拳腳。

中東問題事關美元結算地位,關乎美國最核心利益。出擊中東,中國為了實現中東長久和平,主持正義,道義在手,捎帶著讓中東石油結算與美元脫鉤,效果等於間接拳擊美國心臟。而且,解決好中東問題,亞洲大陸基本結算地緣政治和經濟的碎片化,連接成一片了,“世界島”初步成型。

中國在中東發力,用不了投入太多的資源,不影響統一問題的解決。台灣問題解決的好時機,還是那個關鍵的時間點,這樣既可以準備比較充分,也不耽誤2035年高鐵通達台北(高鐵從預可研到投入使用,差不多七八年)。

看世界地緣政治大勢變化,主要就看中俄美三個主角,在歐洲、中東、西太三個點的角逐結果。



三、這就完了?發揮東方文明智慧,中國還有更好的方案。

中國還有更好的方案,就是趕在美國的全球供應鏈重構完成之前,盡快實現產業升級,讓美國及其主要盟友去工業化,把他們的實力基礎挖空,讓美國的實體經濟徹底無法支撐高高堆起的金融衍生品規模,讓美國金融自行爆炸。相對於在中東間接打擊美元,這才是直接打擊到美國心臟。

當然,為了效果更好,讓美帝國更加沒有反撲之力,中國還要在外圍多做一些文章,辦法有很多,主要就是金磚和上合的擴容。金磚組織五國擴容為十一國後,人口占世界總人口的46%,面積佔世界陸地面積的36%,GDP佔全球GDP總量的29%。上合組織正式成員國有8個,人口占世界總人口的近43%,面積佔世界總面積的23%,經濟總量佔世界的21%,且“基本涵蓋除日韓東盟外的亞洲大陸精華部分”。

金磚組織承擔著整合世界非西方經濟體的功能,上合組織承擔著實現亞洲大陸(未來是世界島)地緣政治一體化的組織角色。中國還有“一帶一路”進行串聯,形成第三世界包圍美西方的局面。這是“三個世界”思想在新時代的貫徹發揚,也體現了“農村包圍城市”的戰略思路,建立更大的包圍圈,通過反包圍破解美西方對中國的包圍,把美國的佈局壓縮成線,再壓縮為一個個零散的點。

金磚和上合擴容之後,有世界上規模最大門類最齊全的工業體系,有世界上主要的能源出口國(俄羅斯、沙特、伊朗、阿聯酋、土庫曼斯坦、哈薩克斯坦等)和主要的糧食出口國(俄羅斯、巴西、阿根廷)。未來這兩個組織可以繼續擴容,讓80%的油氣資源脫離美國控制。



金磚和上合還可以直接實現最強的工業與最豐富能源的對接,不需要美元作為中間商賺差價。失去了與最強大的工業體系,以及與世界上最豐富能源的結算地位,美元還剩幾口氣?

中國還可以通過中國的產業升級對西方的去工業化,動搖美元和美國綜合國力的國內物質基礎,去美元化基本就可以完成了。

美國的基辛格不是說“誰控制了石油,就控制了所有國家;誰控制了糧食,就控制了人類;誰掌握了貨幣發行權,誰就掌握了世界”嗎?通過金磚和上合組織的擴容與整合,中國就可以按照基辛格老先生的這句話,給美國來一個完整佈局。

這不是中國在意側,而是在國際局勢風雲際會,一步步就演變成這樣了。這其中,既有中國的努力,也有美國送來的機遇。

沒有美國的同時打壓中俄,俄羅斯會改變向西融入的執念,改為向東看嗎?沒有俄羅斯被全面打壓,俄羅斯會配合亞歐經濟聯盟對接我們的“一帶一路”,中亞地區全面向中國放開嗎?沒有美國的亞太再平衡,中東國家會因為出現真空向東靠攏嗎?

當然,關鍵還是中國經過七十年的發展,實力已經具備,給了世界希望和新的選擇。

機遇是幾百年甚至千年一遇的,但沒有實力也無法讓對手犯錯,也創造不出機遇,有機遇也接不住。

美國也很努力,他們重啟接近腦死亡的北約,還要把北約與亞太安全框架對接,讓日韓和解,建立美日韓三邊同盟關係,還搞了奧庫斯(美英澳聯盟)、四國聯盟(美日印澳)、印太戰略,又把菲律賓拉過去了。美國也在想方設法擴大朋友圈,也有一些斬獲。

美國總體上還是根據自己的海權優勢,執行美國斯皮克曼提出的“邊緣地帶論”佈局,而中國則發揮背靠亞歐大陸,面對太平洋的優勢,通過“一帶一路”,以上合組織和金磚組織為載體,整合亞歐大陸的主體部分,同時不忘發展海權優勢,海軍成為發展重點,結合東風系列威懾著美國的海上優勢。

只要中國不犯顛覆性錯誤,今後的每一年,都是美國感覺未來最好的一年。再過五年,中美力量對比和攻守之勢,又會大不一樣。

華為5G手機的回歸,說明中國已經渡過了最艱難最關鍵的五年(從川普2018年發動貿易戰、科技戰開始計算),贏得最關鍵的芯片半導體反圍剿的勝利。接下來,就是擴大戰果,反守為攻,給美國及其反華盟友去工業化。



有耐心的大家看到這裡,會不會覺得講者們過於樂觀呢?對於外部,中國最遲從2016年(其實還可以更早,可以看以前的文章)起,一直就是這麼樂觀,不是現在才這麼樂觀。相對最不樂觀的芯片半導體圍剿與反圍剿,中國都以超預期的速度走過來了,還有不樂觀的理由嗎?

中國對於外部的地緣政治和經濟樂觀,對於中美經濟戰的結果更加樂觀之外,中國依然重視與國內對手的殊死搏鬥,更加重視內部戰場,對於跟精神美國人歐洲人日本人的戰鬥,到現在都沒有一絲掉以輕心。看看華為最近受到的詆毀,看看《國家治安處罰法》修正草案第三十條條受到的攻擊,看看為日本核污水排海的洗地,看看為了配合美國對華金融戰而拼命唱衰中國的聲音,中國絲毫不覺得輕鬆和樂觀。

四、最後,再做一下總結:

1、百年大變局,外部形勢對中國越來越有利。中美依然是主要矛盾,中美博弈是世界格局變化的主線索,中美鬥爭的結果決定未來的世界格局基本走向。

2、中美之間的力量對比對中國越來越有利,美國的實力優勢越來越小。中國祇要突破芯片半導體,中國的硬實力就可以很快超越美國,美國祇能更多依靠軟實力優勢,掩蓋自己的頹勢,減緩自己的衰落。沒有硬實力做基礎的軟實力,優勢的維持時間也極為有限。華為的5G手機,美西方都睜大了眼睛在關注,因為這很可能就是中美硬實力對比發生轉折的拐點;然後,美國很快連重點進攻都組織不起來了。

3、美國現在需要的是快攻打法,速戰速決,無論是對中國還是俄羅斯,但美國現在又沒有快攻的實力。美國現在最怕的就是中國跟他打太極,會被磨死拖殘,但美國現在又沒有辦法,他已經沒有主動權了。現在主動權已經在中方,未來優勢也在中方!

4、中美博弈會越來越精彩,中國轉防守為進攻,才是顯示中華智慧相對於西方思維優勢的精彩時刻。打打殺殺決出勝負的玩法太低級了,中國象棋不以吃子為主要目的,而是通過佈局一步步控制局面,把對手的攻擊線路封死,壓縮對方生存空間,破壞對方的防守,讓對手在一步步被動中無路可走,或者直接來個奇襲,集中心臟,將死對方老帥。

5、外交博弈,地緣之爭,關鍵還是看內政。美國的最大問題是國家失去對資本尤其是金融資本的控制,中國的最大問題是美國在中國的同盟軍能量太大。還是那句話,未來決戰不在中美之間,而是中國與美國在中國的同盟軍之間。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GCIOSGF

營養學研究這五種食物最健康,猜猜排第一的是什麼?

 GCIOSGF Newsletter 會訊: Healthy news  Edit: OF 哈佛大學曾進行一項長達20年的研究後發現,5種超級食物最能降低發炎反應,第一名為番茄、第二名為莓果類、第三名為綠色蔬菜、第四名為堅果,第五名則為魚類。他表示,番茄無論大、小番茄,均含茄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