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CIOSGF Newsletter 會訊:
主持:會長
整理:會務
中歐關係新的分水嶺,已經出現。歐盟內部正展開一場大範圍的討論,重點集中在2年前被擱置的中歐全面投資協定上。但各方的態度都不統一,尤其是德國與法國的意見存在非常明顯的分歧。
【德法的意見並不一致】
德國總理朔爾茨支持盡快重啟該協議,為中歐經貿合作找到新的發力點;但才結束訪華行程沒多久的法國總統馬克龍,卻是這麼說的:對法國而言,恢復中歐全面投資協定不是一個緊迫事項,而且在當前的環境下,也是不切實際的。
這裡要注意的是,德國與法國,作為歐盟內影響力數一數二的成員,又與中國的外交關係相對密切,但對中歐全面投資協定的看法,卻截然相反,首先這會影響相關議程的進行,其次,這也足以反映出,歐盟內部想要製定一個統一的對華政策,難度究竟有多高。
德法的情況,要分開討論,因為兩國對中歐協定的訴求,都不相同。德國政壇目前雖然對華態度整體不算友好,但這不會改變一個基本事實,那就是德國是歐洲內部對華投資力度最大的國家,在中歐經貿關係中,中德經貿佔了非常高的比重。
此外,中歐全面投資協定,也是德國大力推動的。這個協定,中國與歐盟進行了長達八年的談判,而在德國前總理默克爾任期內,她利用德國擔任歐盟輪值主席國的窗口期,迅速推進議程,最終促成談判工作順利完成。
朔爾茨跟默克爾雖然屬於不同的政黨,但兩人對中歐投資協定的態度卻高度一致,也體現了中德經貿確實是兩國關係的“壓艙石”。朔爾茨這次主張重啟協議,有助於他在默克爾留下的政治遺產基礎上,進一步深化中德經貿合作。我們也可以這麼說,中歐全面投資協定如果能順利恢復,德國是最大的受益者。
至於法國的態度就有些耐人尋味了。雖然法國總統馬克龍前段時間訪華,取得了巨大成果,但他並沒有與中方過多地討論中歐投資協定,這是因為中法經貿的發展程度,還沒有到德國那種地步。所以,馬克龍主要是想把重啟中歐投資協定,作為另一個推進歐盟戰略自主的抓手。
【歐洲議會有濃厚的反華情節】
所以他給出的理由就很彆扭,說想要批准重啟中歐投資協定,不是個別成員國能單方面決定的,需要歐盟所有機構都參與進來。這裡的“所有機構”,一般指的是歐盟理事會、委員會以及歐洲議會。這三方中,中歐投資協定想要在歐洲正式生效的話,得經過歐洲議會的投票批准。
說到這裡就不得不提。因為當初中歐投資協定談判工作結束後,歐洲議會立刻尋找藉口,干涉中國內政,甚至發起單方面製裁,挑釁的意圖非常明顯,我們立刻予以反制。這起風波,也導致歐洲議會藉題發揮,將投資協定的投票議程凍結至今。
那麼馬克龍這番表態,就有拉偏架的嫌疑,他的潛台詞,可能是希望中方與歐洲議會各退一步,彼此撤銷制裁,有助於雙方走完內部流程。但站在我們的立場上看,整件事情的是非曲折,已有定論,不存在什麼爭議可言,歐洲議會既然執意搞對抗,那就奉陪到底。
【歐盟委員會主席米歇爾】
馬克龍如果想把中歐投資貿易協定,當作爭取歐盟內部大多數勢力的支點,恐怕是搞錯了重點。以歐盟眼下的政治生態,光靠綏靖跟妥協,一味地要照顧所謂“大多數人的看法”,根本無從推動獨立自主。應當充分發揮德法兩國在歐盟中帶頭作用,通過戰略協調建立軸心關係,對沖其他方向的阻力,從而拉動歐盟往這個目標前進。
話說回來,除開反華情結濃厚的歐洲議會,歐盟委員會跟理事會,意見同樣不一致。理事會主席米歇爾跟朔爾茨一樣,也希望能儘早重啟中歐投資協議,並多次與中方討論相關話題。米歇爾在去年訪華時,也作出了比較積極的表態。
不過,但表態歸表態,米歇爾名義上雖然是歐盟的“元首”,但他的政治能量,顯然還不足以推動中歐投資協定的恢復。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這一關就過不了。雖然她前段時間跟著馬克龍訪華,但口徑與米歇爾有很大差別。馮德萊恩曾公開提出,鑑於中國與西方關係惡化,歐盟需要“重新評估”該協議。當然了,這只是藉口,真正目的就是要繼續冷處理中歐投資協定。
【對華政策上,米歇爾很難過馮德萊恩這一關】
這個跡像也表明,歐盟對華態度的分裂,已經嚴重到什麼樣的程度。同樣的投資協定,歐盟內有些人認為,是時候趁著政要訪華的風潮,加緊推動重啟工作;而有些人認為,與幾年前相比,國際地緣政治格局發生了巨大變化,中歐關係風向未明,雙邊的投資協定還需要再放一放;另外,還有一些壓根不關心協議進展,只想渾水摸魚的第三方勢力代言人。這就讓問題顯得分外複雜,一時半會難以破局。
5月中旬,歐盟外長將舉行非正式會議,討論中歐關係。可以預見的是,到時圍繞中歐投資貿易協定,仍然免不了一番激烈的爭論。這樣看來,中歐投資協定能否重啟,或許涉及歐盟在對華戰略的重大轉向,也可以視為中歐關係又一道分水嶺。我們這邊,也要加緊做好歐盟的思想工作。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